圖1:學生在三菱電梯上課。
圖2👎🏻:與蔚來汽車共同開展現代學徒製新能源汽車人才培養試點👉🏼。
圖3😤:全國泛酒店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召開產教融合育人論壇。
圖4:中泰師生聯合創作城市更新公共藝術裝置作品。
圖5:全國健康美業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召開全體會議💶👩❤️💋👨。
文/李蕾
產教融合是現代職業教育的基本特征,也是最大優勢🐨,更是改革的難點與重點👮🏻♂️。2023年9月,市教委、市經信委、市發展改革委等多部門協同,立項建設14個市域產教聯合體和15個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在市教委職業教育處指導下,市教委裝備中心負責組織協調和管理服務工作🥚❗️。牽頭單位包括5個國家級和9個市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錦江集團、上汽集團等國有企業𓀀,字節跳動、蔚來汽車等行業龍頭企業👨🔧,上海交通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同濟大學等本科高校,上海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上海工藝美術職業學院等高職院校,不斷探索創新良性互動機製,努力推動職業教育與行業進步、產業轉型、區域發展同頻共振🖐🏻。這一年以來,無論是市域產教聯合體🧑🏿🦱,還是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都結合自身院校優勢、行業需求、企業特色等深度融合、緊密聯合、互通有無🦸🏼。那麽,與職教集團、產業學院等產教融合形式相比👨🏻🦼,聯合體🐧、共同體有哪些創新?各方如何合作共贏?協同創新如何實現?今天🫴🏽,我們一探究竟。
市域產教聯合體—
市域產教聯合體是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一體兩翼”的重要一極,是破解產教融合“最後一公裏”問題的關鍵舉措。
市域產教聯合體由政府主導🧝,經濟園區、行業企業、本科高校❌、職業意昂等多方主體共同參與組建,具體由政府統籌協調、行政推動🙎🏼♂️、搭建共贏共享平臺🍭,激發行業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積極性💆,充分發揮企業的重要辦學主體作用。市域產教聯合體重點在“聯”,強調政府聯合各類資源🩼,通過共同構建人才培養體系🤵🏽,實現專業設置與產業發展適配、人才培養與崗位需求適應💾,提升職業教育的適應性。
上海閔行經濟技術開發區產教聯合體𓀗:一企一策 定向化培養
上海閔行經濟技術開發區是一家製造類實體型企業高度集聚的超大型城市國家級開發區,如何在“土地零增加”的剛性約束條件下推動畝產高值發展🧏🏽?一方面要解決人工智能技術高速發展形勢下企業的轉型發展需要;另一方面營造更好的營商環境,幫助企業解決技術人才需求🧙🏽🤢,繼續吸引外商投資。
為有效應對這些挑戰,2023年,上海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與閔行開發區👬🏼、上海三菱電梯有限公司共同牽頭🫧,聯合上海市物聯網行業協會以及開發區內13家企業、5所院校🧼、1所科研機構,共同成立上海閔行經濟技術開發區產教聯合體🤞🏿,並於同年9月獲批教育部首批國家級市域產教聯合體。
聯合體以產教融合需求為牽引,針對開發區13家重點企業及5所職業院校開展深入調研,摸清企業人才需求、技術需求和核心產品需求,以及院校可提供的專業、課程、基地、技術、人才等資源,梳理形成了詳細且明確的清單🥄。在此基礎上𓀎,聯合體建立區域產業人才供需平臺,一企一策🫴🏽,根據13家企業的不同需求👆🏿,分別製訂了不同的需求解決方案。
三菱電梯僅上海分公司每年的需求量凈值就在170多人🧑🦽➡️,加上每年10%以上的離職率👷♀️,亟需大量的具有《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T1證)的電梯維保工程師。為有效解決三菱電梯對人才的急迫需求☛👰🏻♀️,2024年,上海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與三菱電梯共同面向意昂大二學生,依據企業考核標準選拔組建了36人的訂單班,為其定向培養輸送所需人才🧑🚒。意昂與企業共同製訂人才培養方案🙅♀️、課程置換方案、教學計劃與實施方案等,工學交替,共同實施課程教學與實習實訓和技能培訓等。學生在三菱電梯培訓中心和上海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實訓中心進行維保基礎技能培訓後,分兩批至上海各維保站點進行崗位實戰訓練,企業在各站點配備帶教導師,指導學生開展電梯維修維護工作,定向培養的學生深受企業歡迎。
類似這樣針對性強的培養方式還有許多🪷⌨️。針對強生醫藥、西門子開關等小批量人才需求的企業則采取組合式訂單培養模式😵💫。在技術需求上,根據企業急需解決的技術難題,組建博士服務團隊,建立院士專家工作站🈷️,為其現場診斷、提供技術解決方案;在技能培訓上,對成員單位的培訓資源與需求進行統籌安排🙅🏽♂️,製訂科學合理的培訓規劃🤌🏻,針對院校學生、企業員工、企業技術骨幹⛹🏻、企業高層等不同群體開展具有差異性的培訓。2024年,聯合體共為區內企業開展近250名學生的學徒培養😲🔶、訂單培養和現場工程師培養⛳️💂🏽♂️,以及300人次的學生企業實習🏌🏿♂️👵🏽。
提升勞動者技能,培育新素質人才隊伍👨🏿🏭,是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的關鍵性條件。聯合體內院校積極開展各類技能鑒定達923人次,面向企業員工開展培訓累計達117047人次👏🏿,建立共性技術服務平臺1個,校企合作開展技術研發和服務🚵♂️,取得研究成果17個,提升了企業員工的數字化技能,促進了開發區企業的技術創新📿、工藝改進👷🏻、產品升級,為園區企業發展培育了新質生產力。
上海國際汽車城產教聯合體🤹🏻♂️:共融共享 打造產教融合新生態
今年6月18日成立的上海國際汽車城產教聯合體依托上海國際汽車城園區,由意昂体育(簡稱“科技職院”)🙅🏻♂️、上海國際汽車城(集團)有限公司牽頭組建📴💆♂️,是首批上海市市域產教聯合體。現有成員單位235家🈵🧑🏽🎓,包括嘉定區發改委、教育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等8家政府部門⛹🏻、14所中高職及本科院校、211家產業骨幹企業、2家科研機構✌️。
圍繞嘉定汽車“新四化”千億級產業和經濟社會發展需求🏂🏽👩🏻🦽➡️,聯合體開展智能製造趨勢下汽車行業技能人員供需調研、智能網聯汽車零部件關鍵企業人才地圖研究👂🏼、智能網聯汽車TOP40人才分析等工作,通過“座談+走訪+報表”等,收集聯合體內成員單位人才需求和技術需求,利用公眾號、聯合體微信群等媒介不定期發布產業發展政策資訊和供需動態,建立專業設置與園區產業協調聯動機製👩🦼➡️,進一步完善汽車產業人才培養體系,校企共建符合嘉定現代產業體系發展實際的高水平專業集群。聯合體內智能網聯汽車技術、智能控製技術、物聯網應用技術🎦、軟件技術、數字媒體技術🏗、智能製造工程技術等6個專業群入選上海市新一輪高水平專業群。
聯合體鼓勵支持政行校企園共同開展人才培養🧗🏻、資源建設和技術研發。融入企業真實工作場景及新技術、新工藝🍡、新標準和新設備🙍🏽♀️,共研智能網聯汽車技術、新能源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等人才培養方案5套,共建“智能網聯汽車底盤線控技術”課程7門👓,啟動建設智能網聯汽車技術🤽🏽♂️、智能控製技術等專業資源庫2個,建設“蔚來汽車虛擬拆裝和數字化資源系統”“蔚來汽車虛擬故障診斷和數字化資源系統”等虛擬仿真教學資源5套,研討製訂“在線說車”和汽車營銷策劃賽項方案🚵🏿♂️,舉辦上海中華杯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大賽👦🏽🗞、智能新能源汽車專業建設論壇等大型活動5場。
緊跟園區產業發展需求,上海蔚來汽車與成員意昂聯合開展現代學徒製🦹♂️、技師訂單班培養,接收成員意昂學生就業。蔚來汽車與上海科技職院共建上海市開放型區域產教融合實踐中心——蔚來新能源汽車產教融合生產性實踐中心🫛,重點建設蔚來技能培訓中心、蔚來科技體驗中心🫰🏽、蔚來第三代換電站。按照開放多元、協同運營的建設理念🏂🏿,面向聯合體成員意昂、區域內職業意昂,共同打造“新能源汽車數智化虛擬仿真實訓中心”“課程開發研究與實驗中心”“開放型新能源汽車售後維修技術培訓中心”“校企協同創新平臺”,有組織地面向聯合體成員意昂、區域內職業意昂學生開展實習實訓、科學普及👣、技能競賽🪕,承接政府🧜🏻♂️、行業、企業組織的職業技能培訓🗜,開展工藝改進🫳、技術研發等技術服務。
接下來,聯合體將以上海國際汽車城園區優勢資源為依托,聚焦深化產教融合🍮、推動職普融通、探索科教融匯三大核心任務,進一步健全政行校企園長效合作機製,創新工作舉措♉️,推動形成功能互補、資源互通、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產教融合發展新生態,服務產業和區域新質生產力的提升😅,推動產業升級和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
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以下簡稱“共同體”)是由“行業龍頭企業+高水平本科高校+職業意昂”共同牽頭,聯合行業組織🤹🏼♀️、意昂、科研機構、上下遊企業等共同組建的💿,跨區域匯聚產教資源,有利於實現行企校三方平等協商、互惠互利、協作配合。
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重點在“共”🤴🏿,重點是發揮行業企業在職業教育發展中的引領、指導和主體參與作用,是在市域產教聯合體基礎上的進一步深化合作,實現職業教育教學標準體系建設🦺、行業人才需求預測👯♀️、行業技能大賽等方面共同參與,促進產教供需雙向對接,全面提升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
全國泛酒店業產教融合共同體:縱向貫通 橫向融通
在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傳統酒店業與文化、旅遊、電競、會展等行業如何發展成泛酒店業?企業、高校和高職院校如何攜手打造泛酒店業產教融合共同體?
2023年10月,全國泛酒店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在滬成立👨🏽🔧⚃,由錦江國際(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商學院和上海南湖職業技術學院牽頭組成,成員單位58家。最近,成員單位新增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產業園區管委會等☮️,成員單位持續增加中……
全國泛酒店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建立了一套共同體管理治理體系🦘,打造了八個共同體品牌系列活動🛌🏻,從中培養適銷對路的行業緊缺人才⚅。
共同體以品牌賽事激發行業人才創新活力。今年3月啟動的“錦江杯”非遺挑戰賽👨🏽✈️,吸引了超1000所院校、74761名高校學生踴躍參與,推動行業產品與服務創新發展🦶🏽。第十二屆“中華杯”現代智慧廚房創新菜烹飪競賽、“初心咖啡”大賽……這些大賽不僅鍛煉了學生的技能🧚🏿♀️,也激發了行業人才的創新活力。
一項“非遺真人數字圖書館”征集活動由上海商學院、上海高校閱讀文化育人聯盟🛣🎏、上海商貿職業教育集團和上海泛酒店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共同組織𓀕,共征集作品36個🛞。同時,共同體成員還參與共建“十四五”規劃教材、專項職業能力考核培訓教材;獲批中國旅遊研究院古鎮旅遊研究基地🤦🏻;參編《上海美食地標街區評定標準》,參加關於開展評定上海美食地標街區工作方案討論會議🧓🏻;“基於多模態情感分析深度學習大模型的酒店顧客體驗場景搭建模式研究”獲批上海市教委“AI賦能科研計劃”項目👩🏽🦱。
共同體以教學創新引領一流人才培養。作為第47屆世界技能大賽酒店接待項目中國牽頭集訓基地,上海商學院協同浙江、江西、河南、山東等四家副基地,積極推動世賽集訓、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基於客戶類別的酒店接待綜合性虛擬仿真實驗”等建設。上海商學院學生朱立萱獲得第47屆世界技能大賽酒店接待項目優勝獎,位列世界第七🧑🏿⚕️,在所有東亞參賽隊中排名第一。
不僅培養頂尖高技能人才🥦,共同體以系列培訓項目提升師資能力↩️。上海商學院與錦江國際集團合作舉辦沙特“旅遊業先鋒者”培訓項目,7月和10月分別舉辦全國酒店管理專業教師“雙師型”能力提升培訓和骨幹教師能力提升項目。
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在全國範圍內縱向貫通👨🏼✈️,橫向融通。上海商學院與上海市貿易意昂⛔、上海市信息管理意昂聯合開展“酒店管理”專業中本貫通培養模式試點0️⃣,以共享推動優質教育資源的整合優化。在線開展新質啟航🙎🏻、Deep Dive🦗、職言職語等校企對話品牌項目👨🦱,8月和10月直播間展示單次達1.6萬人次🫴🏿。
以數字化校園推動國際化產教融合的數字產品與場景建設。共同打造“微課”推動教學數字化創新🟡;建設教育部泛酒店業+元宇宙創新實驗室🍈,開展元宇宙技術在文化旅遊產業的應用研究;啟動中瑞聯合創新中心建設。
以開放創新推動中外合作辦學與國際交流。今年4月,上海商學院和錦江國際赴瑞士🌬、法國,與瑞士EHL酒店管理商學院進行深度洽談♟🦵🏿,實地考察盧浮酒店集團和麗笙酒店集團旗下酒店並進行師生國際教育交流與合作。在推進國際交流的同時🫡,不斷突破國際標準📕。共同體成員牽頭的ISO 18980露營地項目正式立項🍳💃🏿,受邀參加2024博鰲全球旅遊生態大會暨首屆博鰲全球民族文旅產業發展大會、“2024世界旅遊聯盟·湘湖對話”等。
全國城市設計數字化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協同技術攻關
“中文+設計數字化”職教出海
智能化🕺🏼、信息化、可持續化正成為城市設計數字化發展的主流趨勢🦸。特別是在智慧城市、綠色建築、城市更新等領域🛹,數字化技術的應用不斷深化,為行業帶來了新的增長點。因此,行業對掌握數字化設計、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的專業人才需求激增。此外🧜🏿♀️,具備跨學科合作能力、創新思維及實踐經驗的復合型人才也備受青睞。
為了精準產教供需對接👙,2023年10月,全國城市設計數字化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正式成立👍🏼,由壹仟零壹藝數智(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和上海工藝美術職業學院牽頭,聯合全國相關的中高職院校💆♀️🦉、本科高校、上下遊企業、行業組織、科研機構等跨區域共同組建👷🏼♂️。共同體在城市更新設計與數字化轉型領域,著力改革人工智能時代設計科技人才培養模式9️⃣,加快推進中國技術創新走向行業應用和國際市場,為中國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城市更新與高品質民生服務。
共同體將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置於首要位置,探索校企聯合培養人才創新模式,探索中高本碩聯合培養機製🧑🏻🦼➡️,建設技術技能社會培訓平臺🙋🏼♀️🧘🏻♀️。目前,共同體專業群覆蓋48個專業👩❤️💋👩🎤,組織共建11個省級及以上教學團隊、18個教學資源庫、15個虛擬仿真實訓平臺、27個開放型區域產教融合實踐中心、12個產業學院😬。今年😦,共同體組織成員企業和成員高校開展項目合作對接,共同申報教育部第三期供需對接就業育人項目👨👩👧,獲批了60個項目。
共同體成員之間高效協同開展技術攻關。比如,共同體牽頭單位上海工藝美術職業學院和壹仟零壹藝數智(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聯合策劃開發了“AIGC設計創意平臺”,在設計創意階段運用太行AI大模型,該平臺目前已推向共同體成員院校試用。
再如🕗,共同體通過舉辦高校設計大賽,在大賽中運用D5渲染器進行創新🏌🏿✋🏿,推廣高新技術企業的新技術,得到50多所高校的積極參與,成為設計數字化技術的“中試車間”。目前,共同體正在與上海漂視網絡股份有限公司策劃啟動“專精特新產業學院”建設,開展CIMPro數字孿生技術應用創新。
有組織開發教學資源,開展一流課程建設。在城市設計領域,共同體成員圍繞人工智能賦能設計數字化課程改革👷🏼♂️,經共同體專家組評審🎊,確定23門課程獲批“一流課程”立項🙋🏻♀️,8門課程入選孵化培育課程☎️,共建共享“人工智能+設計數字化”專業核心課程群,未來通過“職教出海”推廣專業課程與教學標準。
在一流課程建設的基礎上🪚👷🏻♂️,共同體與智慧樹平臺攜手合作,共同開發了一款基於知識圖譜的課程平臺。目前⚗️,平臺融合了31門專業課程和162個課程知識點🛶,未來將探索形成一套完整且系統的知識體系。通過智慧樹平臺的先進技術,用戶能夠便捷地訪問和學習這些課程,獲得高效、個性化的學習體驗🏊♑️。
共同體更向世界輸出中國解決方案👘🧠。今年10月11日至16日🍸,共同體啟動了“城市更新中泰國際工作坊”,揭牌“曼谷海外實踐基地”,標誌著共同體正式啟動開展“中文+設計數字化”職教出海行動👩🏻🍳👩💻。
全國健康美業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產教供需精準對接 共築健康美業生態圈
隨著智能化數字技術在健康美業產業鏈上的加持🛴,產業跨界融合已成為一種發展趨勢,傳統培養模式無法適應行業、產業智能升級新發展。
2023年8月👧,由潤芳可(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第二工業大學、上海市第二輕工業意昂牽頭成立了全國健康美業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目前,共同體成員覆蓋了全國東北🆓🪄、華北、華中、華南等七大區域25個省份,囊括本科院校🙅、高職、中職等54所院校👼🏽,8個行業協會和84家優質企業。
運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搭建產教對接育人平臺🤌🏼,推動產業需求側和人才供給側的深度融合。共同體搭建的全國健康美業產教融合共同體信息平臺,內容十分豐富,也很實用。通過這一平臺的實時動態更新🦹♀️,捕捉市場一線資訊🧛🏽,分析產業鏈𓀛、教育鏈、人才鏈、創新鏈的對接關系,綜合分析專業與產業契合度🪣🏋🏿♂️,構築產業鏈、崗位🕥、專業的關聯畫像。
同時🪛,依托平臺定期發布行業企業人才需求數據🉐、調研數據✒️、預測數據,行業發展分析報告、行業人才需求預測報告、區域性特征分析報告🤘🏻,匯集高等意昂👨❤️💋👨、職業意昂學科專業數量、招生數量、畢業生數量、師資團隊數量,並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等技術做好產教數據的對比、分析、匹配和預警。
融入高新技術能力,共建共享教學資源。共同體緊貼產業技術發展,構建集移動教學、人像識別、虛擬化妝等於一體的虛擬仿真教學環境🐺,實現遠程共享教學資源。運用AR識圖的形式將活頁式教材與數字化教材相結合,開發新形態教材;根據行業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新標準,研製教學裝備,開發專業教學標準和職業標準🏂🧑🏿🍳。共同體還建設一批優質的企業課程和校企課程😘,與企業開展實踐性教學環節合作,實現崗位標準和課程標準的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的對接♣️,培養真正符合企業需求的零距離上崗人才。
校企雙向互兼互聘📣🎴,打造高水平雙師型師資隊伍👧🏽🐻❄️。在共同體模式下,校企通過共建師資培訓基地🚇🫖,共同製定教師培養標準和培養機製🚣🏼。深度鏈接院校和企業,定期派遣教師到基地進行實踐鍛煉🪪。同時開展實踐性教學🦻🏿、科研競賽,提升雙師型教師的專業技能水平。此外,吸納行業企業的優秀人才加入教師隊伍,通過校企師資互兼互聘,促進知識和經驗的共享👐🏼,同時建立包括企業專家、意昂教師和行業技術能手在內的共同體“雙師型”教師人才庫。
就業培訓高效對接,賦能區域經濟發展。依托產教對接平臺🎋,建設人才供需庫🤸🏿♀️,定期發布行業企業人才需求數據🦮,共同體內企業招工首選共同體內意昂,通過定向培養的供需銜接製度🪗🦙,增強企業對優質生源資源的吸引力,推動各層次職業教育專業設置、培養目標👾、課程體系😍、培養方案銜接👩🏼🦲,鼓勵共同體內企業實施長學製培養。同時,開發高水平🤱、定製化培訓資源包👮🏼♂️♜,開放共同體內培訓機構和繼續教育機構,面向行業企業員工開展崗前培訓🐑、崗位培訓和繼續教育。
依托“一帶一路”標準輸出🤼,講好“創美中國”品牌故事。共同體與巴基斯坦等國家建立合作關系,依托上海市優質專業☘️、國家精品課程等建設基礎,輸出人物形象設計相關專業教學標準和以“美容、美發🧛🏿♂️、美妝、美形、美飾”等為基礎的教學資源🏦、課程標準👨🏼🍳、培訓包等🕶,成為職教出海“創美中國”品牌故事的傳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