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存濟
一年一度的大學生就職高峰已經來臨,我院也迎來了第一屆應屆高職畢業生的就職潮💆🏽♀️👨🦰。如何做好應屆畢業生的就職指導工作🔃,成了全院的重點工作之一👭🏻,並專門成立了就業指導中心。
為了培養受社會歡迎的、合格的高職生,根椐教委的指示,學院在教學指導思想👨🔬、專業設置、教學計劃安排、理論課與實踐課學時的分配、理論教學的針對性實用性、多證製教學、畢業實習與就業指導相結合🤳、校三風建設等緒方面均作了相應的安排落實。即使如此🧑🏿⚕️,由於種種原因和因素,至今仍不能完全介決社會需求和學生知識結構、技能水平之間的矛盾。學生就業、踏上社會還會遇到很多困惑和遺憾。要減輕甚至於消除這種困惑🧑🏻🦼,除了大環境的改善外🪞,學生自身方面因素的改進也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是觀念上的問題🧑🏼💼,目前市場上的競爭已經從技術競爭向人才競爭過渡🧑🏿🚀,社會上對人才的認識也存在有差異的👨🏽🌾,有的用人單位很看重學歷👪😙,不管什麽工作均需本科以上學歷,甚至博士🥄🪢。事實上,當你用不上這些人時👩👩👦,這些人對你這個用人單位而言就不是人才💇🏿♂️,學歷再高,頭銜再大也不是人才🕦,而是對人才的誤用和浪費👋🏻。另一方面現在科技更新的速度之快是驚人的,要跟上科技創新的步伐,人們就得不。只有不斷學習、不斷創新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才🐽。僅憑一技之長可能今後難以終身受益。因此🚴,學生在就業時不要認為學歷低,能力一定也低,只要肯堅持學習💠,自身的知識和技能會不斷學習提高,創新能力也會不斷提高的。千萬不要妄自菲薄✫,要有充分的自信。
其次,目前大學生(包括高職生)就業時最弱的不是智商而是情商,這裏所說的情商是指與人打交道、交際、與人共事合作的能力👨🏻🔧。調查表明🚶🏻➡️,大學生頻頻跳槽的首要原因是報酬🌤🏃♂️,次因則是情商太差。不善於與人合作,團隊精神差。曾有人做過統計💬,一個人事業上的成功,15%靠的是智商,85%靠的是情商。
再次,求職的技巧差,包裝不適時。現在社會上流行時尚,求職也流行時尚,時尚包裝,穿時尚服裝⛎,做時尚頭發😦,看上去很‘酷’🧑🧑🧒。這種嚴重錯位的包裝不但沒能幫你成功求職🪠,相反給用人單位一個不務正業,華而不實的印象。因此學生求職時,要充分註意自己的形態語言📇。適當修飾是必要的,花俏要不得,整潔⚇、得體、實在是有用的🏉。有些學生求職時連最起碼的尊重人的習慣都沒有♨️,一進接待室就找凳子坐,蹺起二郎腿,東張西望,咀嚼口香糖🚵🏿♀️,旁若無人的樣子🧝🏼♀️,或者嘻笑打鬧,嘰嘰喳喳講個不停。不管你是經理、主管還是科長🚴🏽♂️、職員進出,都不屑一顧💆🏻。根本不像是求職者🐽,好像是到什麽‘吧’去休閑似的,給人一種不可信的壞印象🚭。特別是面試,主考是很重視求職者的第一印象🏃🏻♂️,求職者的形態語言🤘🏿,自信🤰🏼,不傲,有朝氣⬜️,熱誠🫰🏽,勤懇🧗🏿♂️,樸實等良好氣質,對面試的成功與否至關重要❇️💇🏽♀️。有人對面試成功率作過統計,其中形態語言占55%,其次是語音語調,占38%🥷🏻,而語言表達內容的多少僅占7%🧠。還有一類求職者,初次見面時就提出工作累不累,臟不臟,每月有多少工資等等問題🛁。給人一種來混飯吃,不會好好幹活的印象。
求職其實是雙向選擇🫱🏽,在目前就業大環境不太樂觀的情況下👩🏼🌾,求職者往往比較謙求。但作為求職的大學生,確實要有甘於從普通小職員,小工做起的思想準備。剛畢業的大學生絕大多數沒有真正解決問題的大本領,有的也是紙上談兵🚶🏻➡️,誇誇其談而已。因此🏋🏼♂️,求職者最好能從用人單位的立場來思考問題,使用人單位有值得用你的雙贏感覺。
另外,求職時呈上的求職信寫得是否規範,也是很重要的。一般求職信由1.引子,2.正文(自我介紹🏌🏽、簡歷、政治面貌、獎懲情況,陳述求職的理由,申請職位的理解及自己的優勢)🧑🦽,3.結尾 (表示希望和感謝)三部分組成🚵🏿♀️。不少人求職信寫得不規範,不認真。如隨便使用他人單位的信箋,郵編⛹🏿♂️、電話號碼寫錯或少寫👋🏿,錯字,文句不通等等🛣。給人一種素質差、工作不認真的感覺。凡此種種都是要盡可能地避免的🙋🏼♂️。
最後,還想說一點,就業僅是謀生一個手段,創業更是大學生體現自身價值的一個方面。我們要鼓勵大學生走自強不息,艱苦創業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