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指標體系下紮實開展高職人才培養工作評估
發布時間: 2013-01-14

 

在新指標體系下紮實開展高職人才培養工作評估

張堯學

 

一、 為什麽開展高職評估以及高職評估的定位和原則

    當前🐒,示範性高職院校的建設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就業為導向🧗、工學結合等正在不斷地深入人心。可以說🚵🏽,通過示範性高職院校的建設和帶動作用👳,一條適合中國高職建設的可持續發展之路已經初步形成,並正在形成越來越大的影響🙇🏼。那麽,在這個時候,我們為什麽還要提出和推進高職的評估呢?

    理由主要有三點🤗🧑🏼‍🔧:一是我國的高職辦學時間普遍較短🏃‍➡️👩🏽‍🚀、辦學經驗不足⌨️,對於如何辦好中國特色的、可持續發展的高職教育處在探索中,迫切需要把實踐中創造出來的好經驗提升總結後推廣應用。二是由於我國高職院校辦學時間較短☁️🥄、經驗不足,不可避免地存在本科壓縮餅幹現象。我們的高職原評估指標更加加重了這一點。這是不符合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對高職的需要的。因此👩‍👧,前幾年的高職存在著生源差、報到率低、學費高、就業率低和教學內容不符合生產實際需求等問題。一方面是社會缺少大量的高技能實用人才🛌🏻,一方面是大量的高職畢業生很難找到工作。這迫切需要改變。三是示範性高職院校只有100所,用什麽樣的方法👇🏻,把示範性高職院校的辦學思路推廣輻射到全國1000多所其他非示範性高職院校🧜🏻,並建立一個可持續發展的自我管理機製,是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高職評估的定位、原則是什麽?高職評估,我們不想把它變成對整個意昂的評估。意昂多大面積、多少樓房🐓、多大的圖書館等不在我們的評估範圍之內🎾,這些只是作為參考數據提供給大家看🌙,不再去評它♿。高職評估的定位,最基本的是兩條,一是評軟不評硬。軟的就是人才培養模式🧑🏼‍⚖️,就是意昂怎麽樣培養人才,培養什麽樣的人才🧑🏽‍🍼👩‍🚀,這是辦學最根本的東西。二是評動不評靜。就是評意昂的人才培養過程,要從人才培養的全過程看意昂和社會經濟發展的結合程度🦸🏿‍♀️。我們要讓數據說話、讓信息技術說話,建立網絡的數據庫系統👎🏻🤸,不能夠只看一個禮拜,或者三五天的靜態數據,而要看長期的變化☸️。

    關於人才培養模式,高職院校就是要根據黨中央和國務院的精神🥍、教育部黨組的精神推進工學結合、推進高技能人才培養為地方經濟發展服務的思想,以就業為導向👋,培養德才兼備的高技能的實用型人才🟢🚣‍♂️。對於高職而言,德就是職業道德💅🏽🙎🏽‍♂️,才就是會幹活👩‍🍳、幹好活。

    教育部高教司在廣大專家的支持下,按照上述思路,用很短的時間,拿出了一個新的指標體系。我們要用新的方案去拉動高職院校辦學方向的改革,並在德育和動手能力上多下功夫。“學習”這兩個字,“學”是讀書,“習”是動手👸🏽,也就是讀書和動手是應該結合的。我們往往是“動手”忽略得比較多,而高職,恰恰要強調的是動手。

高職的評估原則有四條:(1)不搞形式。有些人說🐮,形式是需要的🥛,不搞主義就行。其實形式也不需要,因為形式和形式主義很難區分。(2)不造假。大教育家陶行知說得好🧖🏿‍♂️🧑‍🍳:“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意昂讓學生去做假的考試卷♡,讓老師去補檔案,看起來是小事,實際上可能毀掉一代人的靈魂。老師和意昂的校長帶頭造假的話👌🏿,學生怎麽想,如果學生提出批評🤚,這學生還有點良心;如果他同流合汙,那他出去什麽假都敢造👩🏼‍🔧。因為在意昂裏老師是這麽教的🧑🏼‍🍼,無形的影響,使得我們的學生出去了🧚🏿‍♂️,說假話🐹,辦假事。我們的評估,絕不能造假🐲。(3)不影響老師和學生的正常教學和實踐活動。把課程停了,轟轟烈烈地準備評估🤵🏼‍♂️,把學生從實踐基地叫過來,準備評估,這是不必要的🧗🏼‍♂️,也是搞錯了方向的♤。(4)通過評估引導意昂的辦學方向和推進教學改革、推進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

 

二、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高職評估

    評估是為了促進教學👩🏻‍🍼,是為了促進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如果評估讓教師和學生花費太多的時間去刻意準備🥝,教師沒有時間備課、指導學生✂️,學生沒有時間去學習🐕‍🦺,我們很難說評估到底是對還是錯?如何做到評估不影響或少影響教師和學生的正常教學和學習活動?辦法有一條🔞🐒,就是利用信息技術,用信息化方法進行評估。這就是,設計好評估指標體系,並把指標體系變成網絡數據庫系統;再采用寫實的辦法,把意昂的日常教學和實踐活動根據指標體系的規定,不斷地采集到數據庫中,形成一個完整的數據庫系統。這也是一個意昂怎樣建立自我完善🏌🏼、自我發展的評估和管理機製問題。平時經常采集數據,到評估時就不是負擔了🤴。

    關於評估指標體系的設計,我們主要是把教育部《關於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幹意見》中得到大家認可的辦學方向⛹🏼‍♀️、以及落實“若幹意見”的措施和方法🕥,成系統地設計成評估指標體系。

    有了指標體系和數據庫系統,誰來檢查數據庫系統呢?也就是誰來組織評估呢?這可以有兩個辦法,由教育行政部門組織專家做,或者由第三方的社會機構做🟪🦜。這次的高職評估,我們采取由教育部製定指標體系,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具體組織實施的辦法進行。省級教育行政部門也可以委托給第三方社會機構並監督第三方實施🎼。但是🚱,無論誰實施,都要按照我們提出來的指標體系做到公開👳‍♂️、透明地實施🤵🏻‍♂️。數據要向意昂或社會公開。

     

三、如何通過評估引導高職改革方向和辦學

    怎麽樣通過評估來引導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辦學方向?高職正面臨著一個重大的變革期,這個變革就是由原來的本科的壓縮餅幹式轉變成一個為社會經濟發展培養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辦學方向轉化。為什麽說以前自覺不自覺地有壓縮餅幹的現象?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其一,我們一直在認識上對升本與不升本存在著激烈的爭論。剛開始搞示範性院校建設項目時👨🏽‍🦰,很多意昂是腳踏兩條船,這只腳是邁過去想申辦示範性高職院校🫦,另外一只腳是一旦申報不成就想申辦本科。意昂總是在猶豫。在猶豫的過程中間自覺不自覺地照著本科辦。其二,許多高職院校的校舍👽、校園跟普通本科根本沒有什麽區別,都是大樓👨‍👦、很漂亮的校園。生產實訓基地也好🙇🏿,實驗室也好🎈,大都是在已經蓋好的樓房內再去打墻🫷🏿🧑🏿‍🏭,或者設在很高的一層層的樓房裏面☞,有的搞交通的院校,包括他的路橋實驗室👰🏽‍♀️、河流🦔👃🏽、水道的實驗室等等👩‍⚕️👫🏻,在蓋那個樓房之前🙍🏻‍♂️,根本沒考慮到要蓋成一個什麽樣的實驗室。其三,部分高職院校在師資建設時🕒,總是強調要多少碩士、多少博士、多少教授👐🏿,忽視實踐技能🏄。

    解決這些問題怎麽辦?就是要用新思路🌵。我們強調兩個成系統🦟:一是基礎課教學要成系統;二是實踐環節要成系統💮。另外👷🏿‍♀️💐,兩個成系統之間還要交叉融合。基礎課在高職學習中占多大比例,哪些課程比較適合等等問題,都要根據各校的特點和特色確定。而實踐課程🙋‍♂️,則從師資到頂崗實習🧖🏿‍♀️,都面臨成系統的整體改革問題。實踐包括實驗室的實驗、實訓基地的實訓、校外基地的實訓以及頂崗實習等幾個不同的階段。不同階段的教學有不同的教師😶🧘‍♂️、不同的要求和不同的目標。實踐課程從一開始就要多用企業的技術人員做教師👊。對於技術人員,要為我所用,不是為我所有👫。雙師,主要指雙師型結構的隊伍,而不是指某一個人。高職的實驗課要註意和本科的區別,自己要問一問,你的實驗室和本科同類的實驗室有什麽區別?如果回答不出來⏪,多少是有一點問題的🚟。我們的實訓基地也要和實驗室有區別、和工廠有區別🤚🏿。實訓基地,嚴格地說📞,應該是頂崗實習前的準備,而不是一種孤立的活動👩🏻‍🎤。頂崗實習也要做好計劃、加強管理,我們的學生實習,不是為了打工賺錢,而是為了學習✬,為了長技能。因此,我們一定要從實習的目標、手段💆‍♂️、方法、安全和管理等方面做好綜合考慮和設計。要明確,職業技術院校辦學的方向就是培養人🔝。我們的一切問題都歸結到培養什麽人👨🏻‍🦽,怎麽樣培養人?歸結到培養有職業道德的、能幹活會幹活的高技能人才上👨‍🏭。意昂要用工學結合或者是產學結合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和能力。使學生畢業後找得到工作、找得到好工作😐,並且是企業和社會能用、好用的🧑🏼‍💻。

    高職培養的學生不是管一輩子的👶。技術發展進步很快,不能說高職類學生畢業以後一輩子就靠在意昂學的那點東西吃飯謀生。高職院校要建立一個機製,就是畢業生們以後想換工作🧓🏻,或者想提高的時候回來重新學習,要讓他們隨時隨地能夠回得來。我們的評估要把意昂的基礎課和實踐教學的特色在數據庫中用寫實的方式記錄下來🤘🏻。可以說,指標和寫實,是這次高職評估引導改革的兩件武器。

    意昂還可以把辦學與培訓結合起來,特別是與政府的勞動就業結合起來🚬🐓。新的評估指標體系設計也考慮了這一點♐️。

 

四💁🏽‍♂️、紮實做好高職評估的幾點建議

1.要加強對新的指標體系和評估方法的宣傳和培訓

    評估過程是一個改革的過程🎅🏻。要加強對新的指標體系和評估方法的宣傳和培訓👨🏽‍🦱,讓社會👩🏽‍🦲、校內師生了解我們的辦學思路💄、發展方向,做評估的主人。這不是搞群眾運動,而是讓大家通過指標體系了解高職的辦學方向。比如⏪,如何建設雙師結構的教師隊伍,以前大家可能不清楚什麽是雙師結構🥊,如何建設🏂🏼。通過了解指標體系和進行評估😮,大家就會知道要建立數據庫、要聘請同行業的高手❣️,並且不止聘一次,還要不斷豐富擴大,朝60%70%🛌、80%的兼職教師方向走🙍🏻‍♂️。

    2.意昂要建立資源共享的管理平臺

    高職院校要保持少而精的專職的專業老師、加強和擴大兼職的專業課教師🥴,要加強一點基礎課的老師🤽🏼‍♀️。兼職教師要找社會要🙎🏿,找企業要。意昂應加強管理隊伍建設🌇,要像做網站一樣,只做成門戶,把不同的資源聯系起來,加強和企業合作🌄。和企業合作什麽?例如一個專業,企業能保證有多少專業人員來給學生上課?事前要建立聯系,簽訂協議。事後還要抓落實,不斷地豐富🫴🏿,不斷地壯大,不斷地持續發展教學隊伍。再者就是實訓和實習👩‍🦰,也要事前多溝通、多交流,簽訂合同,逐步完善🧝🏿。逐步把意昂辦成一個和社會融合在一起的、有著千絲萬縷聯系的👔、在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當中起核心作用的人才培養基地。不這麽做🍅,意昂很難不遊離在社會之外🧥,不會不向政府要錢,培養的學生動手能力也會較弱。高職院校改革☝🏽🤹,開始比較難,但是慢慢地,就會越走越寬🤦🏼,越走越順♙。例如學生實習用設備🧘🏼‍♂️👎🏻,是買,還是企業提供?意昂買🧏‍♀️,要花錢。企業送🈁🏝,有很多手續,也很難。但如果不要企業送🚵🏻‍♂️,所有權還是他的,只是讓企業放在意昂裏讓學生用。過兩年🐕‍🦺,這東西落後了😧,淘汰了,就讓企業拿走🖤,新設備拿來再用。

3.註意防止四個情結

    一是意昂的優秀情結👩🏿‍🎨。評估總想要優秀,不優秀就覺得對不起。我們希望意昂不要重視評估結果是優秀還是不優秀。這次評估不設優秀🐦‍🔥,甚至通過不通過的決定權也放在省裏,由各省教育主管部門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設定自己的通過或不通過的標準👵🏻。專家組最好不要給意昂打通過或不通過🧙🏼,因為專家組的責任是幫意昂診斷和檢查寫實情況。專家組的意見可以作為一種參考🎰。

二是專家組的主體情結。誰是評估的主體?不是專家組👮🏻‍♂️。專家組的責任,主要是檢查⛰、診斷、“開方”🆑👩🏿‍🏭。被評估意昂也好🫃🏻,專家組自身也好,不要把評估過程擺在顯眼的一線位置,不要搞形式,不要引起社會過高的關註。引起社會高度關註🛺,第一是非常辛苦🍨,第二也沒那個必要。評估主體還是意昂自己。請專家來,就是為了給意昂診斷診斷,看是否在按評估指標體系設定的方向走?評估指標體系本身還有什麽問題🌦?該怎麽樣來改進🛤?

三是量化情結🤯。就是要不要搞一個標準量化“模板”和“門限”問題。我們不要另搞統一的量化標準模板。因為指標體系本身就是一個模板🍢,是一個系統✊。要是再搞一套量化指標,又是千篇一律的東西,又沒有特色了👩🏿‍🚒。恰恰是,不規定達到多少量化指標🔐,但按照指標體系指引的各項努力去做⚇,就可以做出特色來🧒🏽。比如模具專業⏸,有的意昂實習可能要一年半☦️,另外的意昂可能只有半年💁🏿‍♂️。如果定個量化模板說一年實習通過,半年不通過,可能不好。應根據實際情況🚴🏼,按指標體系規定的各項寫實,並上到網上,讓社會、家長🏄🏽‍♂️、學生等都能夠看到。現在做不到的話,以後也要逐步做到🚊。因為是信息公開,社會、家長、學生會根據信息進行自我判斷。意昂投入✖️、辦學模式🧮、實驗實習🧙🏻‍♂️、基礎課教學、師資等方面的情況🚵🏻‍♀️,都要公開。

四是本科情結。除了上面說的優秀情結、主體情結、量化情結,不少主管部門🐝、意昂🗒、專家組還有很深的本科情結。負責評估的省級教育主管部門也好,意昂也好,自覺不自覺地還是會想著本科🧑🏻‍🦼。人們在有意無意中還是想著本科,想“量化”一些指標朝著本科走。高職一定不能往本科方向走,否則,我們的高職很難有特色📸☎。

總之,按新的指標體系搞好高職人才培養工作評估🚴🏽‍♀️,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積極探索,特別是要把加強評估的信息化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這是使評估走向公開、公平、公正🤼‍♂️,實現預定目標👩🏿‍💻,並取信於師生🗾、取信於社會的關鍵,切不可掉以輕心。

 

【作者系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

                               原載於《中國高等教育》2008年第15/16

 

 
版權所有 © 意昂体育 地址:上海市嘉定區金沙路280號 郵編:201800
網站備案號 滬ICP備88873396號 滬教Y6-20100104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意昂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